首页 > 最佳实践案例

来源:自贸区港司 类型:原创 分类:其它

2025-07-11 10:30

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18.“土地超市”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提供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高投资项目土地资源要素保障水平,海南自贸试验区建立土地超市平台,搭建服务监管一体的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体系,破解有项目无土地”“有土地无项目问题,按需匹配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一、主要做法

借鉴网络购物模式,依托海南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海易办建立全省统一公开透明的土地信息推介平台——土地超市,集中收集海南省各市县各类土地信息实现统一归集、统一发布、统一交易同时,实现土地超市各类工程项目相关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推动项目信息共用、共治、共享,实现土地开发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

(一)归集土地信息,建立统一管理、统一发布的土地管理机制。

海南各级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系统梳理已完成收储的土地、符合规划和净地要求的批而未供土地、依法收回且具备新供应条件的土地、符合入市条件的农村集体和农垦经营性建设用地等土地资源,分类归集为政府储备土地、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农村集体和农垦经营性建设用地4大类,纳入土地超市统一管理,实现各类土地信息统一归集、统一发布、统一交易。

(二)创设应用平台,建立公开透明、方便快捷的土地交易机制。

高标准打造土地超市,实现土地要素便捷交易。一是云上读地。按照地域或者土地用途等分类指引进行土地索引,实时查询全省各市县各类用途具备供应条件的批而未供土地和储备土地,浏览土地的面积、用途、规划条件、基准地价、投资强度等信息,三维实景浏览土地现状影像情况。二是云上选地经营主体对意向地块可加入购物车进行收藏,并通过平台向所在市县土地交易部门发出意向申请。市县部门通过店小二服务团队,及时与企业对接服务三是云上买地。市县根据经营主体意向及时组织土地供应,邀请意向主体参与公开竞买土地,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可实现全流程网上交易。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平台互通、多层级监管的用地保障机制。

一是多平台互通。土地超市策划生成平台、土地交易平台、工改系统平台相链接,形成信息互通的中枢纽带,在确保净地供应的基础上,策划生成项目进行智能选址和项目用地配对,精准开展服务招商,实现快捷交地、拿地即开工二是土地供后常态化监督。土地超市建立履约评价管理模块,对已出让土地情况进行常态化监管和评价,防止低效、闲置土地。三是多层级监管。出台《海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三把钥匙协同操作实施细则(试行)》,将控规等规划成果入库数据化管理,同时在规划调整审批权限环节三把钥匙分别授予有审批权限的三个责任人三把钥匙全部启动,方可完成控规调整审批入库程序,确保数据入库存储调用修改全过程留痕

二、实践效果

(一)摸清家底,大幅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全面梳理摸清存量建设用地底数,特别是闲置资源,有效激活土地的市场价值,实现土地利用从粗放浪费向集约高效转变,逐步实现项目等土地变为土地等项目土地利用率大幅提升,保障了一大批建设项目用地需求。

(二)精准上菜,高效服务企业用地需求。

企业投资项目找地,利用手机就可以在土地超市”“一站式了解土地信息,并可进行多地块比选和收藏,解决土地信息不对称、不透明问题,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

(三)持续跟进,提高土地供后监管效能

土地超市实现与相关部门平台信息互通,及时提供建设项目用地信息共享获取相关部门审批信息,实现建设用地批、供、用、管、查全生命周期信息监管和业务协同,提高土地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