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港建设协调司

首页>建设成效

来源: 类型:

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开展集成化改革 打造一流口岸营商环境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以下简称厦门片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以系统性、集成化改革为主线,从降费、提效、促便利三方面提升口岸营商环境水平,有效破解通关时间长、成本高、申报手续多、服务水平低等难题,形成了“政府主动降费、市场阳光收费、行业协同规费、信用红利护航、监管创新便利、智慧服务提效”的厦门经验。

一、探索收费改革,打出口岸降本组合拳

一是率先减负降费。2017年率先调降货物港务费等政府定价和指导价收费标准;首批试点免除查验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免除港口建设费,集装箱拖车省内高速公路路桥费减半。政府性降费每年为企业减负约5亿元。

二是推行“阳光”收费。2018年率先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发布厦门口岸“全流程阳光服务”收费清单,推动降低口岸中介服务收费30%。

三是引导行业自律。引导本地货代协会、船代协会、报关协会、物流业商业协会发布行业服务规范参考;由报关协会鼓励报关企业配合海关提高通关效率。

四是探索信用管理。建立厦门港航全行业第三方公益性评价体系,对企业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按信用等级取消集装箱拖车公司的拖车押金,支持合理账期;建立正向激励和联合惩戒机制,将企业信用等级纳入参与政府项目招标和政策扶持的重要参考。

二、创新监管模式,优化通关流程再提速

一是优化作业流程。创新采取“查验没有问题直接免收,有问题事后补缴”的创新做法,为外贸企业减少大量的查验成本。2021年9月,厦门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30.56小时和1.56小时,较2017年底分别压缩72.1%和93%。

二是创新监管模式。精简进出口船舶和货物通关手续,如对国际航行船舶供水检验检疫实施“开放式申报+验证式监管”模式,节约企业时间成本;对进口分拨集装箱采用便捷监管模式,平均每批货物可减少通关时间1.5天,减少分拨货物的查验、存储费用,平均每批货物可减少通关费用150元;对货物报关采用“先放行、后改单”创新模式,平均可节约通关时间约12小时。

三是创新货运平台。打造厦门口岸航空电子货运平台,全国首创“单一窗口+航空物流”模式,实现空运进出口数据境内外双向联通、运单电子化,打破航空公司、货站、收货人、货代、报关行之间的信息壁垒,提升了各节点信息传递和通关提货效率。

三、加快数字化建设,促进港口作业更便利

    一是智慧提效。推广“互联网+航运服务”模式,建设船舶引航可视化、集装箱智慧物流、口岸物流公共服务、集装箱船舶智能装卸平台等,提升口岸服务效率。

    二是优化服务。推出进出口集装箱货物“卸船直提”、“抵港直装”、码头费用网上“结算直通车”、港口使费“一站式”结算平台、电子设备交接单等服务,获得企业高度认可。

    三是数字赋能。创新基于区块链验真技术的海运费境内外划转支付应用场景,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破解传统支付方式流程繁琐、办理时间长、真实性核查难等问题。

查看更多意见

单位名称
姓名
手机号码
意见分类

发表意见建议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
智能问答